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
黄义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与全党先后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一脉相承的,是对党员进行的集中党性教育,将党性教育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推动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性教育的重要性,不可谓不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强化党性修养,先要加强“人性”修养。人能够凝聚和释放人性的光芒。党员也具有人的一般性。不管是高级领导还是一般党员,他们既有儒家孔孟讲的良知、良善,也有人类的需求和追求。人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补齐人性的“短板”,才能更好地彰显人性的真、善、美,终能获得被他人认可的品格,而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个人得以不断前行的保证。党员干部要加强人性修养,不仅在于人性与党性密切相关,更在于共产党员会面临更多的人性考验。只求“高大上”而不重视“接地气”的党性修养,只会助长形式主义,培养两面派和多面人。人格健全完善,是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前提。人民对毛主席、邓小平等伟人挚爱的始终不减,群众对全国检察英模张彪等人的拥戴和点赞,已经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与党性存在着逻辑上的相关性,我们不能奢望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能成为党的栋梁和柱石。没有人性的根本完善,党性修养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做人有良知,应该成为共产党员基本的操守和底线。于检察人来说,良知具体表现为:有不低头不妥协的浩然正气,对不公不法等无良行为要敢于监督亮剑,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有如我在诉的情怀,用心用情办好“小案”,让人民群众感到司法温度;有永不动摇的个人担当和操守,敢于直面矛盾经受诱惑,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心踏实。
强化党性修养,还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特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这决定了我们会历史的、必然的成为中华文化的“薪火传人”。其次,中国的国情,不仅指中国特殊的经济国情,也包括特殊的文化国情。假如我们不懂中国的农耕文明,就不会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亦不能体会受乡土文化影响深远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各种社会习俗,自然更无法感知艾青在《我爱这片土地》中写到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心,顺应民意,也不可能有效地开展和推进各项检察工作。正是由于我们对脚下的这片黑土地的热爱和理解,省院党组才审时度势决定在全省开展黑土地公益保护专项行动的。作为共产党员、检察人,不仅应当加强学习传统文化,做文化的传承人,更要学习中国古代的“明德慎罚”“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五听”“亲亲相隐”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思想和制度。或许它能在分析解决今天的案件和难题方面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强化党性修养,终要加强个人素能修养。《党章》中规定的党员八大义务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讲党性不是空洞的,讲党性重在做好本职工作,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能和业务素能。作为共产党员、检察人,首先要作政治上的明白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注重基本法律、司法解释等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特别是加强对认定事实的证据法学学习,深刻理解掌握如何运用证据认定事实的方法,牢牢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双赢多赢共赢”、“诉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等系列政策和理念的精神内涵,这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和安身立命的根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这对整个检察机关特别是全体公益诉讼检察人都是莫大的鼓舞。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龙江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龙江检察工作的历史方位,主动服务和融入龙江发展现代化。要服务保障大局,在精准对接选准载体上下功夫。以专项监督引领带动整体办案,积极引导全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项监督。要创新监督理念,在强化法律监督刚性上下功夫。深入落实全国检察机关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在新起点上加强整体谋划、科学布局。要加强诉源治理,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上下功夫。做好党委政府法治参谋助手,助力法治政府建设。鼓励各地推动地方人大出台专项立法或政府建章立制,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长效常治。
坚持“监督质效决定监督刚性”理念,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继续保持办案规模稳中有进态势。坚持“保证数量是基础”,形成积极稳健发展态势。其次,要继续推进提升办案质效。要持续优化办案结构。坚持以行政公益诉讼作为检察公益诉讼的核心,以民事公益诉讼作为必要补充,集中力量加强对行政机关履职行为的依法监督。
坚持“小切口,大作为”理念,探索深化以专项监督带动整体办案的“三位一体”监督模式。在组织架构上高位统筹。形成“全省上下联动,整体合力攻坚”工作格局。在切口选择上定向突破。聚焦党委政府关心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精准监督,靶向施治,以专项监督为抓手,推动监督职能在重点领域、部位、环节上取得突破、见到实效。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放在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去考量。
我们在主题教育的学习中,要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公益诉讼办案指导工作中来,为实现龙江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